国家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培育研究
摘 要: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认知、认同的概念集合,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有着循序渐进的历史形成过程,并不断融入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质。当前,国家意识承载着促进国民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奋斗力量等重要功能,同时也遭遇了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变革、多元社会思潮侵蚀以及传统培育模式现代转型缓慢等培育困境。基于此,国家意识培育应该以推进培育内容创新、培育主体创新以及培育方式创新为主要切入点,从而增强国民国家意识,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发展同向同行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国家意识;形成历史;困境;时代培育
国家意识是对基于血缘、地缘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伴随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化倾向不断加剧,国家意识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加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培育,帮助国民深刻理解国家意识的基本要义、核心价值和贯彻途径,不仅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增进爱国行动,还有利于强化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纽带和联系,强化国民的大局意识。在此背景下,国家意识的概念被党和国家反复提及和强调。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要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再次强调要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但要培育国家意识,需要厘清国家意识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内涵,深刻认识国家意识的重要价值,系统探求其培育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构建新时代国家意识的培育路径。
正如国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一样,国家意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意识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跳跃,不断融入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质。因此,研究国家意识的培育既要研究其历史演进,尤其是其发展脉络以及强弱变化的规律,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当下历史条件下的时代内涵。
1.国家意识的基本内涵
长期以来,学界对国家意识的定义尽管并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观点,但也大都大同小异。如新加坡学者宋明顺给出的“国家意识是行为主体的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在心理上认为我是国家的一部分,在自我内部,国家也被内摄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我国学者于海认为在国家的基础上,国家意识是对某一特定的民族国家及其传统、制度、文化的归属,并由此而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概念一方面界定了国家意识属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认同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在某一国家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其热爱、尊崇、并愿意为之奋斗牺牲的情感、态度,是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情感倾向,深深根植于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中。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国家意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同时还表达了国家意识与区域文化、制度、传统的天然联系性,而这些元素势必伴随时代变迁而调整。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国家意识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也是一样。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国家的认识经历了从萌芽到强烈,从懵懂到清晰的发展脉络。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国国家意识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共同体意义上的国家的认同。对于中国国家意识的形成节点,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
2.中国国家意识的历史形成过程
从宏观意义上定义的中国国家意识,较早且相对强烈地呈现于宋朝时期。当时,民众对国家这一概念就有了启蒙性的认同。首先,在宋朝国难当头之时,百姓臣子表现出了保家卫国,与外族顽强作战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其次,从宋代开始,国家认同从社会上层向下渗透的力度明显强化。在南宋即将灭亡时,表现出最激奋的抗争精神的阶层,不是王朝的官军,而是从下层百姓阶级自觉发起的较大规模的爱国运动。第三,国家意识的出现条件还包括“他国”的出现,而他国作为平等主体国家的存在在宋代逐渐开始被承认。如葛兆光教授认为:“宋辽间的‘南北朝’称呼,使得中国第一次有了对等外交的意识”。宋代的中国处在一个与多国交往的国际环境里,交往国家间平等地位的认同使得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我们称为“中国”的这种国家意识。当然,中国的国家意识的发展也不是一条直线,自宋代以后也经历了起起落落。
也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中国国家意识是从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在国人反对侵略和压迫的历史过程下开始产生和形成的。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山河破碎之际国民对国家观念的强烈渴求。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国家统治者与国家合二为一,尤其是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时候。但到了清朝末期,政府腐朽的统治使得老百姓将封建统治者的皇权与心中的国家观念开始逐渐分离。在他们的意识里,统治者的皇权不再能够代表自己生活的这个区域即国家,以至于在老百姓看来,统治者与侵略者之间的战争事不关己,战争成与败,都与自己关系不大,让他们更关心的是尽快建立一种超越既有皇权的国家。这也造就了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还有不少人力车夫争抢着为他们运送物资的现象。
其次,世界以及平等国家观念的进一步形成。受对外交流闭塞和认知手段匮乏的影响,最初的国人只存在以中国为中心,四方为夷狄的天下图式,基本没有世界和其他平等主体国家的概念。正是由于不存在世界上有多个与中国平等的国家的观念,中国人将本国区别于他国的现代国家意识也就迟迟未能形成,而鸦片战争打破了国民的传统天下图式观念,将世界观念硬生生地塞进了中国人的脑海。1893年,张之洞奏请朝廷速办铁厂,目的唯在炼钢与制造铁轨上与西洋各国夺取亚洲市场。这份奏折中虽然暴露了中国官员对西方产业革命的进度知之不详,但已经充分体现了对世界上有很多充分竞争关系的国家主体的认识。
在作者看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宏观国家意识更多的是在近代国人反对殖民、反对压迫、追求民族独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我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民族与国家概念区分是分不开的。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闭自守的状态逐渐被改变,国人开始了解到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及周围俯首称臣的朝贡国之外,还存在着许多比当时清朝统治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和先进的国家。“他者”的出现开始使当时国人认识到一国与另一国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震慑、臣服关系,还存在主权意义上的国际交往。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爱国主义者们已经开始懂得运用国际交往规则来维护本国利益。尽管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作为弱国无外交话语权,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大大提升。抗日战争时期,国人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结成了前所未有的各民族各阶级爱国统一战线,在对抗侵略、保卫家园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这个古老国家的认可、热爱、维护之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也就由此形成。
3.新时代国家意识的内涵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才能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作为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在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对当前形势和任务认识更加深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不仅是阶段概括,新时代更是明确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目标定位,揭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了国际国内重要发展条件的变化,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诸多规定性的框架依据。因此,新时代的国家意识内涵既要秉承传统国家意识的内核,也需要富有时代特点,变得更加丰富。
概括起来,新时代国家意识可以包括:①坚强的国家主权意识。国家主权意识主要包括对国家固有领土、领海主权的维护意识,是国家存在感的体现,自始至终都是国家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②理性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认知、认同,形成扎根于内心深处的稳固爱国情感、态度。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全球化带来的新型国际合作与分工格局不断建立,这势必要求公民必须建立更加广泛、更加理性的爱国主义意识。③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包括一切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行为。在对外宣誓主权的同时,公民还应该具备促进国家内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④至上的国家利益意识。公民的国家利益意识体现在对国家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国家形象以及文化完整等问题的维护。新时代,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公民更是需要把国家利益作为国家和个人行为的根本尺度,处处维护国家利益。⑤高涨的为国奋斗意识。坚强的国家意识,不是一种口号,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共同理想、把自己的努力同国家事业的需要、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扎根实践,扎根需要,奉献青春,奉献激情,奉献才华,在奉献和奋斗中实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有机统一。⑥全面的国家安全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安全观是更加全面和敏锐的安全观,包括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多个方面、多个主题的安全意识。全面性国家安全意识是新形势的产物,更是更高质量安全的产物,理应成为新时代国家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意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大武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国家意识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功能,也引发了一些新的培育困境。
1.国家意识的时代价值
国家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公民的个人成长、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国家的前途未来,在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价值和功能。就当下实际,概括起来,国家意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
国家意识在人们思想行为方面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国民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和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尤其是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大环境下,受社会思潮流行化、接触事物复杂化、价值追求多元化等多重压力的挤压,培育人民的国家意识可以显著促进其个人的社会责任,对于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都尤为重要。这是因为:①国家意识有助于帮助国民认清自身使命。国家意识是一种高层次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国民在更高意义上认识国家、时代和社会赋予个人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帮助他们在各色思潮冲击中分清是非,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②国家意识有助于帮助国民破除干扰。国家意识可以帮助国民尤其是青年人减少因为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压缩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及犬儒主义等主张的生存空间,帮助似有逐渐式微苗头的集体主义、国家情怀发展和强大起来。③国家意识有助于公民树立共同理想,融入时代发展大潮。理想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其形成往往深受社会条件的影响。弘扬国家意识可以促使他们认清目标和使命,提升境界发现国家需要、找到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利用各种难得成长机会,融入时代大潮,在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中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我发展。
(2) 有利于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尤其是在近代以来,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共同凝聚起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形成了广泛的各民族爱国统一战线。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意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①超越局部狭隘。国家意识是一种超越民族、地域以及阶层的情感和责任,可以帮助个体超越局部利益博弈,构建更博大、更持久和更稳定的民族共同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以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民族意识超越了传统的容易陷入分裂的族群意识。②促进民族团结。多民族国家是现在世界的主要国家形式,几乎都面临着民族团结的问题。公民强烈的国家意识可以帮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通过国家而聚合。目前,部分地区和民族正是因为缺乏对国家意识的正确理解,才会被别有居心的势力所利用从而将民族和国家相对立。而在国家意识旗帜之下,民族平等团结成为人民内部事务,会极大地消除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间的对立空间、建立起国家意识的多重认同结构。
(3) 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奋斗力量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还具有将成员行为纳入一定“轨道”中按一定方式有序运行,实现社会力量整体发挥的整合功能。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认同自己的祖国,才能激发爱国情感、产生报国行为。因此,国家意识的作用还包括:①促使社会成员形成奋斗力量。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通过紧密团结在国家这一共同的精神和物质归宿中,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可以极大地涌现出来。②帮助社会成员消除看客心态。 看客心态最初出自鲁迅先生的著作《阿Q正传》,是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的典型表现。清末西方侵略者入侵中国时部分民众表现出来的观望行为就是生动例证。今天,这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被鲜明批判的看客心态问题仍或轻或重地在一些领域和一些区域存在。国家意识可以唤起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对于消除看客心态至关重要。③滋养社会成员情感归属和国家信仰。国家意识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是滋养民众情感归属和国家信仰的主要载体。这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可以超越个人、地域、民族以及小团体,可以实现对不同思想、意见乃至政见的滋养和黏合。抗日战争时期迅速形成的国内统一战线,就是很好的例证。反之,如果缺乏国家意识的滋养和黏合,民众就会失去情感的归宿和精神的信仰,漠视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就会存在。国民对国家的冷漠和忽视将大大降低社会各界力量整合的可能性,从而削弱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国家的前途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部分国家或地区长时间的派别之争、利益之争、思想之争、信仰之争导致的连年战争从很大程度上就与缺乏统一的国家意识有很大关系。
2.国家意识培育的时代困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观念、国家形态、国民心态以及国际环境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国家意识的内涵和表现也随之调整。受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新时代的国家意识培育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破解的困境。
(1)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变革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由莱维特提出,旨在反映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积极发展经济贸易、促进文化交流、参与国际竞争的态势。今天的“全球化”概念承载了太多内容,几乎与每一个所谓的当代社会发展都联系在一起,包括信息时代的出现,国家的后退,传统文化的终结以及后现代时代的来临。基于全球化背景,国家意识培育面临更高要求:①应对甚嚣尘上的地理国家消亡论调。全球化带来的国家间密切联系,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局面让很多人感觉地理国家正在逐步消失。但仅就目前来讲,国与国还远没有达到罗伯特·赖克认为的“国家边界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依然是现代世界治理的基石,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依然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国家依然是世界对一国公民形成认知的最直观标签。②提升国家意识的全球视野。全球化趋势要求我们不仅要对本国有正确的认知,还要对其他国家有科学的判断,从全球范围、国际的角度来深刻理解国家意识的变与不变。③理解国家意识的辩证性。国民既要看到国与国之间竞争和合作的复杂局面,避免爱国主义情感向狭隘民族主义滑落,还要看到爱国主义的客观性和具体性,知晓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必然关联。
(2)多元社会思潮的侵蚀
近年来,西方针对我国国人日益加紧的文化产品输出和意识形态输出,借助于文化交流、学术互动以及网络媒体工具,一批与国家意识背道而驰的、狭隘的、自利的社会思潮不断侵蚀公众的国家意识,淡化了国人心中关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是国家本质特征的基本概念,不仅不利于国民的身心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其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提升格局,以及将对国家的感性激情上升为理性爱国。具体表现为:①新自由义。以新自由主义为典型代表的西方社会思潮积极倡导所的“普世价值”“全球齐一化”思想,宣扬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界限的擦除。这类看似追求民主自由的理论对于民众,尤其是辨别能力相对不高的个人来说,极具迷惑性和吸引力。②利己主义。部分国民缺乏对国家的认同和情感,对国家的情感淡漠,不关心国家在国际大环境下的国家利益、国际地位,过分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小圈子里,则容易产生出批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迷失自我、迷失方向。③极端民族主义。在境内外一些敌对势力的蛊惑下,极个别地区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出现上升倾向,将族群意识提升到国家意识之上,对体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不利于基于民族团结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
(3)传统国家意识培育的现代转型缓慢
相对于传统的更加纯正、封闭的社会环境,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以及生活模式变迁,各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工业化、全球化、网络化以及碎片化等问题,正在消弭不同国家的物理空间差异,猛烈地冲击着各个角落的文化习俗、民族传统,使得各国的国家意识都或多或少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国家意识的培育面临突出的现代性转型压力:①教育内容的时代化与具体化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意识培育的深入,大家对宏观性国家意识把握已经相对成熟,但对微观认知相对欠缺。比如,当我国与其他国家的领土、领海出现争端时,国民能坚守坚定立场,空前团结、毫不退让。但对于国家利益,部分民众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国家利益不可侵犯”的言语层面,对国家利益的核心主张、内在要素、时代内涵尚知之不详。②教育主体的教育协作性与互补性问题。国家意识培育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和高校教育,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也必不可少。目前,国家、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作性和互补性上存在短板,未能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很好地结合。一方面没有将重大事件中瞬时爆发的爱国情感很好地引导、固化,形成文化财富;另一方面对现实和网络中的不良言论、谣言要严肃对待,对错误思潮及时批判和回应还稍显不足,给一些谣言、错误的思潮和言论留下传播的空间。③教育方式的技术化与立体化问题。随着科技发展,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也已成为所有教育活动创新的核心话题,对于国家意识培育尤为如此。这是因为,一来新型教育技术带来的方法与途径创新非常重要,二来网络等新技术还会改变民众的学习心态。网络社会中的民族国家的划分不再依赖于“地域认同”和“地域共同体”,而更多地体现在其意识形态色彩上,形成“信息时代的文化共同体”。同时,教育的立体化不够,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的协同,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协同都还有上升空间。
鉴于国家意识在国家的整体发展进程和个人成长中具有的巨大聚合和促进作用,国家意识培育必须成为国家和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多种因素复合的共同体,这些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影响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当前,国家意识培育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要将国家意识完全融入公民尤其是青年的潜在意识、深层情感和最终行为,还需要对当下教育活动在内容、主体和形式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
1.新时代国家意识培育的内容创新
教育内容是国家意识教育的载体,决定教育的说服力、教育重心和教育边界,是教育意图的直接体现。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当下国家意识面临的挑战,今天的国家意识培育在传统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加以内容创新:
(1)国家主权和利益意识
新时代是一种历史方位,是多个历史条件交织限定的时空概念。新时代的国家意识中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国家主权意识和国家利益意识无疑是其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化与国际分工、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逆全球化与霸权主义都对国家意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构。 这种重构是对现代民族国家以往通过“地域性”族群基础而获得的教育主导权或垄断权的侵蚀,使得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概念呈现一定的复杂性。这容易造成民众无法将自身行动统一到国家核心利益主张上来,影响共同理想的形成,甚至在实际行为中无意识地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比如,在网络表达上就有网友出于善意的目的,但却因被非理性的舆论导向所左右,以至于成了绑架政府和民意的推手。就实践上来讲,绝大部分公民对国家主权、民族团结等有着清醒的认知,但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存在欠缺。因此,针对目前形势,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对国家利益意识全方位、成体系的教育,使民众明确意识到国家利益的时代诉求,明确国家在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国家形象等问题上的核心主张。
(2)总体国家安全意识
虽然,目前我国总体局势平稳,社会内部发展势头强劲,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大势。但也要看到国际形势暗流涌动,我们对国外敌对势力、国际恐怖势力以及内部分裂势力仍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将安全教育作为国家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来加以强调。新时代的国家安全观教育需要吸纳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将传统安全教育上升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这种升华不仅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新世情、国情的必然要求。对国民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体国家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发展、世界变幻以及时代变迁的综合使然,对政治、军事、国土、社会等硬件安全、对文化、意识形态、生态等软件安全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大大超越了以往更多关注国土、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的基本层次。为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应该尽快构建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帮助国民在国家安全上增强紧迫意识,明确构成要素,厘清重点难点,找到提升路径。
(3)共同理想和中国梦意识
国家意识不是空泛的,正如国家不能是空泛的一样,需要与具体的国家建设实践相结合。新时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深刻地蕴涵在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之中,蕴含在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一致性之中,蕴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国家意识培育的主要实践内容。当前,极少数民众的国家意识停留在概念中的国家,结果极易导致一种无根的、空乏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意识教育中,一方面,高喊着爱国口号,另一方面,缺乏共同理想意识,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凌驾于集体主义之上,主要受到的就是无根型、空乏型国家意识的影响。在全球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冲突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意识受到了双重冲击,以至于部分民众对其定位和价值拿捏不准,没有深刻理解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也就难以实现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难以实现个人和国家共同构筑一个紧密团结的追梦格局。此外,共同理想和中国梦意识还可以避免国家意识教育向极端国家主义滑落。缺乏共同愿景的国家意识强化可能引发极端国家主义风险。中国国家意识的形成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不仅有文化认同作为基础,更多的是“中国梦”这一共同愿。因此,新时代的国家意识教育,必须将国家意识同当下的中国、同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作为重点教育内容。
2.新时代国家意识培育的主体创新
国家意识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促使国民实现国家意识的外化于行到内化于心,既需要开展直接教育,还需要创设潜移默化的熏陶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充分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主体意识,以分内之事的情怀,有分工有合作地做好主体创新工作。
(1)积极发挥政府作为引导主体的作用
政府是培育公民国家意识强有力的主导性力量,这在很多国家有过成功的经验。例如,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巩固,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新加坡在经济战争、殖民、民族冲突等等重大事件后才逐渐独立,李光耀政府抓住全国共同抗争奋斗的余热,坚决强调国家至上的观念,此外还积极定期开展“国民意识周”的活动,在政府的推动下,国家实力上升、国家形象重建和国家地位提高更反过来增强了国民的国家意识。新加坡培育国民国家意识的经验中政府主导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确保国家意识教育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值得我国借鉴。目前,各级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十分突出,引导和调动能力也十分得力。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对国家意识的强调应该上升到政策层面并严格落实。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国家记忆归档、重大纪念日、适度的舆论引导、教育基地打造等形式,展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激流勇进、展示社会生活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公信力和权威也是增进对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2)用好学校作为直接培育主体的功能
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实现着将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一社会过程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学校是培育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国家意识的主要场所和重要抓手,也有着独特的培育优势和条件,应当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受众面大、易于接受的诸多便利,强化对国家意识的宣传广度和力度。厄内斯特·盖尔纳特别推崇教育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认为:“现代社会秩序的秩序根基不是刽子手,而是教授。”而且,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这种通过主导教育而建立的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核心之一。这些观点告诉我们,国家意识的教育极其重要,同时,其培育需要牢牢抓住主流教育途径、抓住主流话语权。因此,在教育理念上,学校应该在重视知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国家意识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和个人成才教育。在具体措施上,学校需要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设计、资源建设、内容构建、教学途径等方面专门研究。在教学实践上,学校需要积极挖掘相应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本国的历史和传统、现状和将来,并积极开拓和创新教育途径,着力在实践活动中达到最优的国家意识教育效果。
(3)提升社会作为环境影响主体的功能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恶意诋毁国家形象、外来文化侵蚀本国文化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复杂等现象,严重干扰环境的育人功能。例如,2017年12月16日香港港专学院毕业典礼上,有学生对国歌不敬,校方果断将他们驱逐出场。校长陈卓禧随后表示,该校“必定高举爱国旗帜,没有任何妥协余地”!涉事学生在会后对此进行抗议,还辩称:“奏国歌时不站起来不代表不尊重国家”,遭到了校长的严肃批评。该事件中学生的言论及其类似言论在少数人中尚存有市场,且会极大影响其他公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国家信仰,因而改进社会整体风气和环境势在必行,要从细节入手,从环境、文化、行为示范等方面帮助大家感受国家观念、引导大家形成国家意识。同时,全社会对现实和网络中的不良言论、谣言要严肃对待,对错误思潮应及时批判和回应,防微杜渐,在社会中稳步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推进社会对国家形象和政治理性的认同,进而加深国家意识观念。
3.新时代国家意识培育的方式创新
新时代的国家意识培育面对诸多新情况。新的教育技术与传媒手段不断重构教育方法体系,民众的接受心理和社会心态考验着教育途径以及国家意识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现实特点都在呼唤着新时代国家意识培育方式创新。为此,需要融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以及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
(1)融合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
当前,我们处于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新型媒介技术不断重构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知识积累过程。这种重构一方面侵蚀了传统官方的主流教育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改变着受众的观念形成过程,尤其是新兴媒介带来的信息碎片化传播、社交化传播、适时化传播等更是要求国家意识培育方式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传媒技术变革的显著外在表现是传统媒介传播能力式微,呈现更新延时、受众流失、互动缺乏、趣味不足等若干问题,很难同时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提供多视角信息。而以网络、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兴媒介则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媒介的不足,很好地迎合了现代人的知识获取心理与获取模式。新兴媒介具有的交互性、及时性、娱乐性以及适度私密性等正好弥补了传统媒介的缺点。但是,传统媒介也不是一无是处,反而在权威性、系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信任度等方面对公众观念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国家意识教育更应该将互联网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相结合,可以考虑如下几种方式:其一,发挥各自所长,在宣传内容、重点受众上形成分工机制。其二,探索两者的融合机制,尤其是传统媒介的网络化、数字化改造。例如,建立宣传国家意识的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在传统媒介难以触及的地带积极布局,掌握主动权,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国家意识的出现频率。其三,充分利用新兴媒介的大数据功能优势,将公众喜好、偏爱收集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发民众喜闻乐见的国家意识教育形式和教育资源,培育公众国家意识相关知识获取兴趣和鉴别能力。
(2)融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
以往的国家意识教育多通过类似于课堂、演讲、文件传达等直接教育形式进行,但国家意识培育的间接方式更不容忽视。国家意识是一种深层次情感,根植于心灵的认同,尤其需要的是知识的内化。这种主要依赖心理追随方可形成有效教育的教育主题,给予受众概念层面的知识只是教育的第一步,如何引导受众接受其中的观点才是重中之重。有学者曾经开展过关于接受心理的研究,研究中发现直接教育的独白色彩过于严重,不利于受众接受,尤其是当受众接受到的主要是似于“必须”“严禁”以及“只能”等高控制性词语的情境下,受众的接受有效性会很差。因此,国家意识教育应该注意融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直接教育主要承担其中的知识性、概念性内容,旨在加深大学生对国家意识的感性认识;而间接教育则主要依靠环境影响、文化熏陶等手段,促进公民的知识内化,帮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相比之下,间接教育更容易为公民所接受和接纳,使其在亲身感受中、在不经意间被触动、被感动。这种油然而生的心灵震撼,源自内心深处,可让公民从情感上实现对国家持久性、深层次的认同,并能够在关键时候迸发巨大能量。
(3)融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
培育国家意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使民众盲目自信或妄自菲薄,在于全面认识自己的祖国后发自内心认同、尊崇并愿意为其繁荣强大而奋斗。因此,国家意识教育应该既包括正面教育,也包括反面教育即自豪感教育与忧患意识教育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加强民众自豪感教育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式,然而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仍然有少数国民存在着“谈及外国都是好、谈及本国都是差”的厚此薄彼心理,这意味着我们的自豪感教育仍需高度重视。自豪感教育主要通过正面教育。例如,爆红的国产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全面反映近一个时期我国各方面重大进步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 都让国民为之振奋。这些资源使国民对民族、国家的自豪感明显提升,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自豪感教育的良好素材。但是,国家意识培养同样也需要开展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培养,帮助公民看到国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矛盾、潜在的风险,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帮助大家看到,尽管我国经过几十年同心协力的共同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毫不放松,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发知耻后勇的斗志和奋斗不息的激情。
总之,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认知、认同的概念集合,是在全面认知基础上,对基于血缘、地缘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在认同和尊崇基础上愿意为之奋斗牺牲的情感和行为,属于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保障。国家意识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意识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跳跃,不断融入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质。中国国家意识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共同体意义上的国家的认同。对于中国国家意识的形成节点,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在作者看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宏观国家意识更多的是在近代国人反对殖民、反对压迫、追求民族独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我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民族与国家概念区分是分不开的。新时代国家意识的内涵既秉承了传统国家意识的内核,也被赋予了时代特点,变得更加丰富,主要包括了坚强的国家主权意识、理性的爱国主义意识、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至上的国家利益意识、高涨的为国奋斗意识以及全面的国家安全意识。国家意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大武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国家意识承载着促进国民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奋斗力量等重要功能,同时也遭遇了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变革、多元社会思潮侵蚀以及传统培育模式现代转型缓慢等培育困境。因此,鉴于国家意识在国家的整体发展进程和个人成长中具有的巨大聚合和促进作用,国家意识培育必须成为国家和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国家意识的培育应该以国家主权和利益意识、总体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共同理想与中国梦意识为切入点来推进培育内容创新,以积极发挥政府作为引导主体、用好学校作为直接培育主体以及提升社会作为环境影响主体为切入点来推进培育主体创新,以融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融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以及融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为切入点来推进培育方式创新,从而增强国民国家意识,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发展同向同行的重要目的。
阎国华,何珍.国家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培育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2):13-21.
作者简介:阎国华(1977—) ,男,河北邢台人,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